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父親肩上的與懷中的

  曾經,「父親」這個字眼對我而言,親密少而敬畏多。父親總是以「嚴父」這種形象出現在我面前。他也有著十分傳統的價值觀,誠實、勤勉、節儉,儘管這些特質甚少體現在我身上,但我將其歸因於時代特質。(推卸責任)

  身為家中長子,父親好似對我有較多的期盼。調皮如我,父親的期盼大多以藤條之類的具體加諸於我身上。好在我永遠知道,我正在做的是壞事,極少對父親有所埋怨,但我會去想更多鬼法子做壞事。所謂「嚴官府出厚賊」,父親的管教某些程度來說,加速我卑劣面的社會化。但如前言,多少有點是非之明。

  逐漸長大之後,開始感受到華人社會中一個男人該有的擔子,我開始揣摩觀察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儘管我知道我不可能曾為第二個他,也不必要。卻漸漸地,我與父親之間的關係有了點改變,從敬而遠之到如今,開始出現了所謂男人之間的話題,甚至感情問題。我開始更了解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

  小時候窮困的生活造就了他的個性與特質,我對於父親一股牛勁總是有點欽佩,那是我一輩子模仿不來的。但從一個人身上多多少少可以看到其父親的影子,父親的多才多藝(農藝、機械甚至廚藝等等)成為我想模仿的特質,儘管我的肢體不協調總是搞不定那些父親看來簡單的事物。

  在這次的口述歷史中,對於父親的人生歷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整個時代來說,他只是個小人物,但對於我而言,他永遠走我前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