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潛水鐘與蝴蝶》《大藝術家》觀後感

    話說在前頭,這不是影評。但這是最近兩部看過覺得較特別的電影,覺得有些想法。
    高中時就曾讀過《潛水鐘與蝴蝶》的原著,內容敘述Elle雜誌編輯因為中風之類的病症而癱瘓,只能透過左眼的眨動與外界溝通。他覺得自己就像被囚困在潛水鐘,生理上與心理上的苦痛幾乎讓他失去求生意志。隨著與前妻、小孩、父親還有護理人員們的溝通,他感受到靈魂的躍動有如脫繭的蝴蝶,他想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也因此有了這本書的出版。

    當初會下載這部法語片是因為我的妹妹是植物人,她在十歲那年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休克,急救回來後,就這樣在病床上躺了十年。我曾經很想為她寫些東西,但這十年來,其實我鮮少陪伴在她身邊。如果以妹妹的第一視角看待,我到底只是一個放假才會出現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探病者吧!

    去年八月妹妹離開之後,好似告一段落了。直到前陣子,看了這部影片,有所感觸,又動了想幫妹妹留下點紀錄的念頭。其實我們也都困在自己的潛水鐘之中,透過一些方式與外界溝通。說不上什麼緣故,我少了以往的幽默感與樂天,容易因為不順遂或者哀傷對生命感到失望。

     但我永遠有些俾倪世俗的自傲感,就像《大藝術家》中的主角,這或許是支撐也或許是毛病。這部影片拍攝手法十分有趣,敘述默片演員喬治因為時代轉變的不合時宜。印象較深刻的手法是導演透過男主角下樓梯與女主角上樓梯的手法表現出兩人心境與事業上的轉變。這部影片有許多戲謔的情節令人不禁發噱。但最終我忽略了喜劇收尾,而沉浸在不合時宜的氛圍中。


    某些角度看來,我確實不合時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